昭明通达|昭通市数字经济共同富裕项目交流会在杭州圆满召开

作者: 猪九旺
发布于: 2024-12-10 14:51

     2021年6月26日上午,在杭州慧牧会议室,由牧猪人集团总经理任丹主持召开“昭通数字金猪工程项目交流会”。出席会议昭通市代表雷光祥、吴广翠,牧猪人集团代表冯艳华、任义龙、任丹、吴晓晖等。

     会议就昭通数字金猪工程项目和昭通市数字经济物联网项目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协商。

     会议主要内容:昭通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生猪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不足、乡村人才教育普及情况不理想及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为此,今年适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利用好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各部委出台的政策来完成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实现有效衔接更是重中之重。为使昭通市各乡镇产业发展、经济振兴,数字物联网创始人任义龙全面介绍了牧猪人集团定位及目前开展的乡村智慧科创园项目和数字金猪工程项目,系统讲解了数字物联网标识系统、数字通平台、数字农业共生系统的深层次工作原理。数字金猪工程是通过数字人民币实时结算的县域经济物联网、县域口粮物联网、数字金猪物联网一体发展的民生工程,该工程由基础链(新基建)—价值链(数字链)—公共链(新组织)构成。数字物联网金猪工程是10000万头生态猪种养微循环产业链群数字化建设项目,总投资预计5300亿元以上,初期在全国117个数字乡村示范县分布式建设。最小生态猪场为1000头,每十个千头猪场组建成万头生猪数字单元,年出栏生态猪10000头,产生有机肥6000吨。可安置养殖能手25人,带动乡村振兴指标户200户,人均工资10000元以上,户均年分红15000元以上,每个生猪大县可配置100个万头标准化数字牧场(产业链上配套服务环节人员收入未列入)。项目建成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补贴收入未计)。上述内容完全符合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乡村振兴项目具备的先进性、引领性、示范性和典型性。

     数字物联网金猪工程是粮食与生猪种养循环生态链项目,包含数字农业产业链、数字乡村人才链、数字经济价值链、数字文化创意链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项目建成后可形成良性的粮食与生猪财富生命体微循环与大循环的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好项目,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公共性、民生性、科学性、国际性,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慧牧吴晓晖介绍了慧牧云关于智能环控、智能耳标、生产管理系统及数字牧场建设方案,并进行了实景展示。

     下午会议的主要内容关于昭通市数字经济物联网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鲁甸县(共同富裕数字县)和永善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开展了系列话题讨论,新增代表有杭州佑圣数字文化服务部郑德明,昭通驻长三角招商联络处处长范镇,永善驻杭州人力资源服务站站长王登玉等,澄迈美和生命医学健康文化中心秦美和、段青山等。首先,多方交流了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关于数字农业、数字乡村、数字经济、数字文化的相关政策,郑德明先生介绍了世界数字化变革的历史意义,任义龙介绍了数字经济共同富裕人才归口、资金归口、项目归口、政策出口,范镇主任介绍了昭通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发展目标等,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推进永善县数字三农合作社和鲁甸县乡村智慧科创园示范具有历史性意义,可以形成小切口、大牵引、聚核心、广辐射的共同富裕效应,通过建设数字经济物联网、乡村经济物联网、县域经济物联网三网融合服务天麻物联网、苹果物联网、花椒物联网、马铃薯物联网等核心产业链,推动天麻、花椒、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完成鲁甸数字县等一县一品建设,范镇重点介绍了一张照片看三千年交通史的昭通奇迹和600万亩笋用竹产业链群,通过数字乡村共同体中国方案在昭通的落地实施,可以打开昭通的数字财富道路和天然生态屏障,保障生物和农产品的多样性生态环境,展现青山绿水金库银库、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自然财富生态。昭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了项目前期经费,要求做实做细前期工作,达到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标准。持续充实项目储备库,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养殖“十百千万”工程,发展生猪养殖10头以上10000户,100头以上1000户,1000头以上100户,10000头以上10户。)实现生猪出栏100万头、肉牛存栏20万头,数字金猪工程的分布式数字化牧场可以精准实现生猪养殖“十百千万”工程,并符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对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链项目要求,让数字金猪工程在昭通的落地是数字乡村共同体中国方案在西南数字区的整体呈现。另外与土生土长的永善人王登玉站长就永善县的数字三农合作社发展交流了意见,共同学习了2021年6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重新强调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全国农业科教环能系统力量,聚焦县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引导科技、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向县域集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共建一批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生态绿色化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引领全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会议建议:昭通市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聚焦环绕各县域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各环节技术需求,通过共建平台、联合攻关、协同推广和品牌创建等方式,实现成果和服务精准供给,推动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昭明通达耀十方、数字金猪放光芒、公心实事共富裕、乡村振兴可安邦”的良好百年开局。

遵循“乡村服务世界、智慧科创永恒”理念,建设好乡村智慧科创园(乡村经济大脑),服务数字金猪物联网(粮食与生猪种养微循环生态产业链)建设,服务鲁甸县县域口粮物联网、县域经济物联网,带动乡村振兴指标户共同生产、共同富裕,形成互通互联、共生共享的乡村经济物联网,在乡村经济物联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数字人民币在数字化生产生活场景中的全面应用,促进传统金融管理向数字金融治理升华,实时追溯生产数据,实时展现经营数据、实时匹配参与权利、实时回流价值红利,实现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消费者的透明参与、分工协作与透明分红,形成数字三农合作组织、科创人才合作组织、数字治理合作组织的一体化发展,构建出鲁甸县共同富裕数字县金字招牌,领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引爆西南共同富裕数字区建设,影响国内外沿线数字化变革趋势,全面展现数字经济共同富裕新局面。

 

 

编辑:陈爱东|审核:任  丹

推荐文章

  • 返回顶部